【危疾小貼士】中風先兆、急救和治療方法
根據醫院管理局,中風是香港的第四號殺手,平均每年約有三千多人死於此疾病1。數據亦顯示中風患者的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,那麽中風是否跟年紀有關?中風的成因究竟是什麽?我們能否在身上看到中風先兆?中風的治療費用又需要多少呢?
危疾小貼士 | 了解中風原因
中風可分為兩大類:「缺血性腦中風」和「出血性腦中風」,分別指患者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,腦組織不能得到充分的養分和氧氣,導致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壞死。
缺血性腦中風指的是血管內壁上有一些物質堆積,令血管通道變得越來越狹窄,以致血液無法運輸到腦組織;出血性腦中風大多與高血壓有關,令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,當壓力過高,血管就會爆裂。
以下是容易導致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的原因:
體重過重
缺乏運動
患有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
患有糖尿病
心律不正
危疾小貼士 | 中風有什麼先兆?
患者在發病之前,身體會有一些明顯的中風先兆。而這些症狀持續的時間短暫,通常為 5-10 分鐘,並不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中風先兆,讓大家及早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號。
一半的臉部或者身軀出現肢體無力
視覺能力突然模糊
語言或理解能力出現障礙
容易眩暈或嘔吐
平衡感及協調能力弱化
不明原因出現嚴重頭痛
以上的症狀亦稱爲「暫時性腦缺血」,患者在出現以上症狀的24小時内,身體又會恢復正常,但「暫時性腦缺血」約有百分之十會在3個月內出現中風。
另外,大部分中風患者在發病前(例如發病前一個星期)會出現大腦嚴重缺氧的狀況,身體出現的相關症狀包括頻繁打瞌睡,因此我們還是需要經常留意身體發出的訊號,有可能是中風的先兆,應盡早求醫。
危疾小貼士 | 中風的治療方式和復健護理
中風來得突然,而且可以毫無前兆。萬一身邊的人突然中風有什麼急救方法?第一件事是立即打999召救護車,並要確保患者身處在一個安全的地方。在救護車到達前,先讓患者坐下或躺下,避免患者突然昏倒或失去平衡時撞傷。患者在躺下時最好是側臥,且麻痺的那一側向上,可以避免嘔吐物回流而嗆到或窒息。
而中風治療亦有黃金時間,腦神經專科醫生在診斷及評估患者病情後,在黃金時間內為患者注射溶血劑,康復機會會大大提高。如果錯過了急救的黃金時間,治療中風的機率就會遞減,後遺症亦會更多。
受中風影響的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才能復原,因此病人需要接受長期康復治療。而中風的治療過程亦因中風程度而有所差異。一般而言,在物理治療、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的幫助下,大多病人都能夠恢復自理能力,病情較輕者亦可恢復工作能力。不過中風的復發率高,即使身體狀況復原理想,也需要接受長期觀察以預防再次中風。
延伸閱讀:【危疾小貼士】中風年輕化?萬一中風有什麼後遺症?
了解更多AIG危疾保險計劃
突如其來的中風會令你和家人手足無措,龐大的醫療和長期的護理費用亦會對家庭造成壓力。危疾保險的現金保障可以支援中風的治療費用,讓你和家人維持日常生活,安心對抗病魔。AIG危疾保險計劃提供全面的保障,為中風、癌症及心臟病提供投保保額的100%賠償,更提供高達港幣1萬的家庭賬單支出保障,讓你倍感安心。
立即到專頁瀏覽,可探索更多有關AIG「倍安心」危疾保險的詳細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