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危疾小貼士】常腹瀉是腸癌先兆?一文了解腸癌病徵

【危疾小貼士】常腹瀉是腸癌先兆?一文了解腸癌病徵

大腸癌作為香港的第二大殺手,死亡率佔癌症死亡總數15.4%。在2020年,香港有2,287人因大腸癌而死亡1。因此我們應該隨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,盡早識別大腸癌,及早治療。立即了解更多大腸癌先兆、病徵和治療方法!

 

危疾小貼士 | 了解腸癌的先兆和病徵

不少人對自己的腸胃狀況掉以輕心,很多時候以為腸胃不適十分常見就置之不理。其實最好時刻留意身體狀況,特別是以下的一些病徵,有機會是患上大腸癌的先兆。

大腸癌的病徵:

- 大便有血(鮮紅色或深紅色大便)

- 稀便/便秘

- 剛大便完還有便意

- 胃脹氣痛、飽滯不適、胃抽筋

- 體重無故下跌

 

危疾小貼士 | 腸癌的診斷方式

若長期出現以上病徵,建議尋求醫生協助。以下是一些診斷方式,檢查是否患上大腸癌。

1. 肛門指檢:醫生先戴上消毒手套,將手指伸進肛門,檢查是否有腫塊。

2. 驗血:透過檢查血液中的癌胚抗原(CEA)程度,CEA濃度愈高,即大腸癌愈嚴重。

3. 大便檢驗:透過檢驗大便樣本,檢查大便當中有否血液,藉以推測腸道有否出血。

4. X光檢查:透過X光拍攝檢查是否患有腸癌。醫生會在病人肛門注入空氣,令X光可以清楚拍攝腸臟的情況,檢查是否有異常。

5. 傳統大腸鏡檢查 + 活組織樣本化驗:透過一根裝有鏡頭的軟管,從肛門放入,以觀察腸道情況。若發現腫瘤,可抽取組織樣本進行化驗,從而辨別腫瘤屬良性或惡性。

6. 虛擬大腸內窺鏡檢查:透過電腦掃描,檢查大腸内的情況,了解大腸内是否有腫瘤。對比傳統大腸鏡檢查,不但不需麻醉和將内窺鏡插入體內,更可減低穿腸的風險。

 

危疾小貼士 | 大腸癌的治療方法

醫生會按大腸癌的類型、癌腫瘤位置及大小、因患癌而影響生活的程度等,向患者建議最合適的大腸癌治療方法。

1. 外科手術:即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,適合較早期的病人。近年因應科技發展,醫生逐漸選用微創手術來切除大腸腫瘤,不但切除傷口較細,恢復速度也較快。

2. 化學治療:簡稱化療,即患者透過服用抗癌藥物,去破壞癌細胞。但這些化療藥物除了攻擊癌細胞,還會攻擊正常細胞,因而可能會引致一些副作用。

3. 放射治療:指透過高能量射線清除癌細胞。另外,放射治療可搭配化療,以減低手術後復發的機率。

4. 標靶治療:標靶治療是指患者服用標靶藥物,藥物會直接瞄準癌細胞去攻擊,而不會攻擊正常的細胞。不過標靶治療不是人人都適用,需要經過不同測試。另外,標靶治療可搭配化療來控制病情,如果腫瘤顯著減小,可進行手術全面移除腫瘤。

 

了解更多AIG危疾保險計劃

沒有人知道疾病會何時降臨,危疾保險可以給你一份保障。即使不幸罹患惡疾,也能獲得經濟支援。AIG「倍安心」危疾保險承保主要癌症、中風、心臟病及其他44種主要危疾。若患上特定主要癌症,更可得到額外50%現金賠償;於本地醫院治療期間也可獲得最多6個月的家庭賬單支出保障,更有每日住院現金支援你的醫療費用。全面的財政支援,讓你可在治療期間減少擔心財政問題,安心治療。

立即到專頁查看更多有關危疾保險的詳情!

想了解更多?

Ask Abi 

AIG智能小助理Abi,全天候24小時為您解答有關美亞個人保險的問題

危疾保險熱線

3666 7018

 

網上查詢

留言給我們